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与就业 >> 就业工作 >> 正文

【我与导师的故事】陈晓菲:那是我的“无双利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2-04-01 [来源]: [浏览次数]:

—相识相与相助—

当在对专业知识手足无措时

导师像一道光

当站在就业路口迷失方向时

导师是指路灯

大四,是学生向社人士身份转变的一个阶段,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式,在大多同学还在纷纷乱乱寻找适合的就业单位时,来自2018级美术学专业陈晓菲同学淡然处之。作为准大四生,她面对自己的就业有着详细的规划、明确目标。她表示,在大学期间正是有了“双导师”秘密武器,她才能够在现阶段找工作的同时做着喜欢做的事。

从大三以来,陈晓菲便在“成长导师”的帮助下,结合自身的兴趣即专业确认职业目标——成为一名美术教育者并创建自己的工作室。

—相遇—

在2021年5月学校启动“双导师”育人模式以来,设计学院结合她的职业理想、专业特长,为她配对了福建博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陈子威老师作为成长导师。

在与陈子威老师进行“配对”后,陈晓菲同学与他通过就业前景以及未来就业方向分析,进行了深刻的探讨,从专业到教育行业,到工作后应该持有的工作态度等小细节进行深入的规划。他认为,做一项工作基本就是态度,面对这项工作若是没有兴趣便很难持久。陈晓菲同学还在课余与陈子威导师谈了自己想创立工作室的不成熟想法,却得到了他的肯定和支持,并帮助她进行行业现状、创办条件、需求进行分析整理。“以前觉得创办工作室可能遥不可及,但陈子威导师让它在我这变成了触手可摸。”陈晓菲表示,工作室只是个模糊想法,但在陈子威导师的帮助下,渐渐看到了能够落地的前景。

—相与—

陈子威导师根据陈晓菲过去积累的一些实践经验对其职业生涯给出了建议:进入教育行业不可或缺的就是对于教师资格证的考取,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门槛。在导师建议下,陈晓菲决定先学习教育学理论知识,提高育人手段,增强专业素养,为之后参与育人工作中奠定教学基础。

“在对应的阶段做对应的事”,陈子威导师的叮嘱她始终铭记着。在大四之前不急于进入单位实习,而是在课余参与多项比赛、支教等活动,并担任培训班学生的绘画指导,以此进一步巩固自己的绘画技巧及专业知识,丰富简历。

—相助—

步入大四,陈子威导师引荐陈晓菲进入福州艺家美术教育机构,进行深入学习,以此帮助她更好的达成职业目标,了解行业形势。在学习之余,陈晓菲同学通过线上联络导师共同探讨儿童启蒙教育教学,从重视幼儿绘画启蒙,创设宽松自由的绘画环境两方面进行分析,并且就如何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赏玩过程中如何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进行研究分析,理解美术启蒙教育的重要性。

“在通过陈子威老师的推荐,进入到美术教育机构实习的过程中,老师积极沟通给出了指导,让我知晓,在面对学美术处于启蒙阶段的儿童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同时也要尊重理解儿童,充分给予儿童创作的发挥空间。才能够更好的达到启蒙效果。“陈晓菲感慨到,她一直觉得美术教学很简单,通过实习后才发现实则不然,备课的烦恼、组织教学的困难,这些都是自己意想不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在导师的帮助下,自己对这个第一次接触的行业表示新颖并能够上手。

通过这段实践经历让陈晓菲感到自己的职业目标越来越清晰,对于教育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对工作室的创立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临近毕业,陈子威导师邀请陈晓菲利用空余时间来福建博远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相关的设计工作实习,进一步促进其专业技能的增进,更好落实教学育人。

“我十分感激学校实行的双导师制度,一开始我感觉很新奇,怎么一个指导会分校外和校内呢?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区别,大概只是校内是在学校里面,校外是别的老师过来指导我们,这是刚开始的我对“双导师制”的理解,很浅薄,但是真正体验过才知道对自身的帮助有多大。”这些经历让陈晓菲明白了实践出结果,只有不断地积攒经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