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匠人》:摄影类一等奖 作者:王清清 指导老师:陈丽佳、邓微宾



作品说明:一出戏,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一台角儿,一曲千古流传的赞歌。“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戏曲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这几十分钟犹如昙花一现般出现在观众的眼前,精彩夺目却又短暂。台前幕后,戏里戏外,点点滴滴,丝丝缕缕……艺术家倾尽毕生精髓,把一生艺术所得倾囊奉出,他们这种对戏曲的匠心精神和对戏曲未来的使命感、责任感深深感染了我们。让我们在肃然起敬的同时,不禁心生动荡、更加奋力前行。但万里长征,要走的路还有更远,进步有志在记录的岁月里,坚持将这份关于戏曲的执念延续下去,直到看到新绿绽花、痴梦成真。让“人走戏走”的遗憾尽量多减少一点。一份情怀,让牵绊走得更久。岁月长河奔腾不息,我们也自觉承担着自己的使命,在匠心记录的道路上,坚持一个战士的斗志与勇气,将更多古典而细致的美好,留下弥足珍贵的影像。无愧青春,无悔此生。就是再过去一百年,想必那时的人儿,还是当初青葱的模样。舞台下面的故事,有时比台上更为传奇,更为辛酸。油彩底下的那张脸,演着别人的喜怒哀乐,也沉浮着自己的悲喜人生。没有一条路是好走的路,何况是在千万人瞩目的舞台。但这样的梦,他们做过,我们追寻过,于他们是梦想,于我们,是使命。

作品说明:“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是多数国人耳熟能详的句子,男耕女织也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的缩影。梭子在织布机上左右穿梭,如豆的灯火跟随梭子翻飞左右飘忽摇摆的瞬间,勾起了老人童年的回忆,在老人的记忆中,童年的清晨是在母亲的织布声中醒来,夜晚在织布声中睡去。她自己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母亲学习织布,那时的织布机在她的眼中又高又大,身高不够的她几年都是“吊”在织布机上织布,那架古老的织布机是姥姥的嫁妆,清脆的织布声中,穿梭的是饱含沧桑的时光,织就的布匹里面都是岁月的故事。

作品说明: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而舞龙则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龙舞,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它那雄姿巍巍的形象,浩气凛然的气概,充满希望的喜悦,那种神韵美、气势美,以极其强盛的生命力,从久远的年代起,经久不衰,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直到今天,为我们的民族和人们所喜爱,在国际上也赢得了极高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