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设计学院江信桐老师的虚拟仿真项目《古瓷器艺术修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经过专家函评,并确定为省级虚拟仿真培育项目。
《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是基于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将中国美术史中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美术的知识点和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漆技艺中的金缮修复技术相结合,设计出来的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实验教学项目。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可以解决:1中国美术史教学中,知识点枯燥性、静态化和抽象化的缺点;2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的材料成本高、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的问题;3让学生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很好地解决理论结合实践的问题。通过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一方面可以掌握和巩固古瓷器相关的背景理论知识,以及漆艺中的金缮工艺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通过仿真修复的实践,全方位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检验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是对所学专业知识的一种巩固。另一方面,在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虚拟仿真综合实训教学系统教学项目中,将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置身于仿真的虚拟环境中,使得同学们能够像艺术家修复过程中对修复活动做出判断和正确的反应,并作一系列的修复决策。在此过程中,学生们感受了修复过程的复杂性、多变性、科学性。认识和体验了金缮艺术修复活动过程和主要业务流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联;促进了知识的整合与融会贯通;真切地感受到成功与失败。
本实验项目以优质教学资源为核心,集终端、应用系统、平台、内容于一体,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的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学习环境,将抽象的美术概念具象化,为学生打造高度开放、可交互、沉浸式的三维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系统”的古瓷器和金缮艺术品展示环节中,通过旋转、放大、小游戏等软件交互功能了解古瓷器的年代、种类、器型、特点、制作和装饰工艺,金缮技艺和工序流程等基础理论知识。在“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系统”的艺术模拟修复环节中,通过软件模拟出古瓷器的破碎、缺肉、裂缝等不同的破损案例,学生通过旋转、放大等软件交互功能观察和分析古瓷器破损情况,选择不同的金缮艺术修复方案对古瓷器进行修复。学生自主课下通过在线学习,依托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系统的业务设计,采用任务驱动式,通过系统的选择不同器型和破损程度的修复任务,学生在小组讨论、翻阅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各项线上任务的操作。摆脱只靠听和看的学习方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做”上,并且要在意“想法创意”。在考核方面,教师运用3D扫描和打印技术仿制古瓷器,并模拟各种瓷器破损案例,提供给学生进行真实环境下的仿古瓷器金缮艺术修复。学生辅以技术支撑和导师支持,便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会“做中学,玩中学”的无穷乐趣。